尊敬的家属:
首先随喜赞叹您愿意积极配合助念,以至极之孝,发心为家人助念、助亲人离苦得乐,圆满临终者的往生大事。
自然界的一切现象有起必有灭,有生必有死。人类从出生到死亡,也是宇宙间周流变化的自然现象。人生既要有生存的尊严,也当有对死亡的尊重,才能彰显生命的价值,弥补生离死别的遗憾。
以佛教的观点看待生命,出生固然抱有无限的希望,死亡也同样拥有光明的前景。人生之最后虽不宜称为喜事,但也并非一定属于哀伤,如果能如理去做,将会是一件庄严的佛事(广义而言:凡是信佛之事、求佛之事、成佛之事,都可以称为佛事)。
为人子女,奉养父母衣食无忧,让他/她们身心快乐,是为孝。光耀门庭,是为孝。但最大的孝道,莫过于助亲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则永出轮回、究竟安乐。印光大师说成就一人往生净土,即是成就一众生作佛,此等功德何可思议!印光大师也说过若致亲人不得往生,此之罪过,实为无量无边。
《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上•复杨慧昌居士书二》云:“凡有平素念佛之人,或其人之子孙信佛,于临命终时,请众居士助念,其利益甚大。看看饬终津梁,自知。念佛人,于自己父母,及余眷属前,常须说与彼听。迨及有命终人,自家眷属,通为念佛,此人必能仗佛力生西方。纵不生西方,亦必生善道,有大利益,毫无损伤。若不知此,未死即为洗澡,换衣,若因搬动疼痛,则起瞋心。即不至起瞋,然一经搬动,心便不得清净矣。倘平素念佛求生西方之人,一经如此,定规打失正念,不得往生。若未死先哭,则令彼生爱恋心,亦是牵令堕落耳。临终一关,要紧之极,固宜为之助念。助念之人,必须熟阅饬终津梁,使其家儿女眷属,通依助念人之指示,庶可不至因孝心,而致亲反受堕落之苦耳。除助念外,均非所宜。”
为更好的帮助您的亲人离苦得乐、获大利益,以下几点敬请家属知悉并配合。
一、家属应看护病人并随念佛机陪伴念佛。饮食、护理等尽量依照佛法而行,并于亲人临命终时至少做到:不动、不哭、放念佛机、找助念团。不必作无益急救,这些过度医疗措施只是徒增临终人痛苦。请让亲人安详离世。但为减轻病人疼痛,适量的镇静剂或生命支持措施,如氧气等无妨。
二、咽气前在不干扰临终人正念及导致痛苦的情况下,家属可轻轻盖上往生被,但注意不要盖脸,以免影响呼吸。断气后则暂时不必盖。不要触碰亡者身体,更不可搬动,或着急为逝者洗澡、换衣,悲痛啼哭、更不能急于放入冰棺,若神识未离,则如生龟脱壳、活牛剥皮般痛苦。务必待亲人通身冷透、神识离体、助念结束后再做。
三、家亲眷属应在助念团负责人员引领下如理如法轮班念佛。亲人临终,正是儿女尽孝之时。家人是临终者/亡者的亲近缘,亲者,心心相连,近者,事事相关。父母生死大事,岂能推诿他人代为?切记助念过程中不可嚎啕哭泣、碰触、搬动亡者身体,恐乱其正念、增其伤悲,害其堕落受苦。不能控制情绪者,请暂时远离助念现场。
四、须确保助念时间,不应过早结束。念佛时间愈久愈好,如印光大师所说助念三天,实为至当之极。
五、助念中家人不可杀生摆酒席、喝酒吃肉、食葱蒜韭菜等五辛类。若有,不得靠近被助念者。不可放鞭炮、烧纸钱等。
六、请家属配合本助念团负责人员并维护现场秩序、护持念佛莲友,以确保助念圆满,助亡者顺利往生西方净土。
七、需家属准备的物品:
1、设置佛台所需供佛用品:天然香、香炉、酥油灯或莲花灯、鲜花、水果、供佛净水等。
2、助念结束如需为逝者沐浴更衣,请备剪刀1把、抽取式纸巾、湿巾、纯棉毛巾若干、水桶1个、脸盆1个、干艾叶、或檀香粉适量(煮水沐浴擦身用)。
八、建议助念结束为逝者善后,最好实行肃穆庄严的祭奠仪式及佛教化葬礼,对亲人利益最大、存亡两利。
1、亡者所穿衣物,依佛经祖语所开示惜福理念,以整洁、大方为原则,旧衣洗净亦可,不必如世俗那样过于花费,甚至穿着五、七层服装,也不需佩戴贵重饰品,不但浪费且损亡者福报。
2、家祭丧仪简朴为宜。灵堂布置尽量肃穆、庄严,不用歌舞鼓乐等喧闹之音,可播放佛号、大悲咒、佛乐。灵桌摆设几束鲜花、简单水果、莲花灯、香炉及亡者照片、灵位即可。49日内不要为亡者烧纸钱、纸房、纸衣等民间纸活,此类种种恐有妨碍。
3、眷属尽量发心49日内(当然时间越长越好)吃素念佛,如能净守五戒(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)乃至不食葱蒜等五辛则更好。多多为逝者念佛、诵经,或印经、放生、塑佛像、布施、供养三宝及做种种善事。并将功德回向亡者;或者助念结束后到佛教寺院为亡者设牌位、做种种佛事。如此,对生者亡者皆有大利益。
4、后事期间,应以香花、蔬果、素食上供。切不可杀生或以酒肉荤腥等物祭祀及招待亲友,此于生者亡者皆有大损。
5、送殡时灵车可播放佛号,并提倡随车人同念佛号。不要沿街抛撒“买路钱”等物,有违环保原则、污染环境且对亡者有负面影响。
6、如土葬,往生被应于入殓时收起,不可随棺下葬。可留作纪念或送人或送至寺院请出家师父如法处理。如火葬,则先收起折好,待遗体火化后,骨灰入盒,将往生被恭敬折好放置骨灰盒上盖外以作加持,切记往生被不能火化。
总之,为亡者所做佛事,应以虔诚、恭敬之心态,尽量做到肃穆、庄严,摈弃世俗迷信成分,依正信佛法处理,亡者定得大利益。南无阿弥陀佛。
附件下载:11 致家属的一封信.docx